0%

進擊的轉職-平面設計邁向前端工程師之奇幻旅程 第 29 話

透過鐵人賽讓自己有個系統學習

既然參加這次鐵人賽,當然要來講一下參加後的心得跟推廣這場賽事,其實參加這個比賽收穫最多的一定是自己,因為三十天可以規劃的內容可以非常多,也可以非常細,而對我來說透過鐵人賽的方式做技術文筆記,主要對象是給自己看的,鑒於本身不喜歡看太長的文章,所以我控制在手機版大概滑動個三次就是我的極限,為了溫故知新,所撰寫的技術文長度也盡量控制在這樣的篇幅內,而這樣的好處是我一次吸收的量不會太多,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幫助自己作學習紀錄,也在複習時也不會一次看太多資訊而失焦,盡量讓每一天的內容收斂聚焦,對我自己來說學習的成效較好。

當然篇幅很難每篇都控制在剛好手機版滑動三次左右,如果紀錄的篇幅較多,主題又是相關無法拆成兩篇,也會超過一些,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透過鐵人賽讓自己有一個系統化的學習,對於一個未接觸過的技術可以有一個完整的脈絡,就算無法太深入,但從入門到實作應該是沒問題的,像之前寫過的 JavaScript 還有這次的 Tailwind CSS 也都是這樣來進行,對我來說看過一次,實作一次,寫成筆記的過程,打成文字的過程,最終呈現的過程都是一種學習,不知不覺至少就學了三次以上。

並且透過鐵人賽可以認識許多一起在為台灣軟體界打拼的工程師以及同好,甚至新手文章也會讓資深工程師們給予建議,互相交流,也透過文章可以幫助到同樣想要學習跟自己一樣主題的人。

三十天很長但也不長

三十天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也可能做不了太多事情,但可以去把握可以把握的事情,而透過鐵人賽讓自己保持紀律的學習新知識與事物,也是修行的一種。可以順便去改變生活作息、學習知識的習慣、時間管理的方法、對於前端技術的敏銳度(畢竟都已經在投入撰寫的主題了,聽到相關議題應該會主動去了解),並且透過鐵人賽會讓自己沉浸在該技術領域中一陣子,當結束鐵人賽也發現透過這三十天也成長了。

有云:「建立一個習慣,需要 21 天。」可以建立不同的 21 天來養成自己想要的技術與習慣,而透過鐵人賽三十天的淬鍊,會逐漸愛上這樣的模式,定期的輸入與輸出,不僅可以讓自己運用一門技術持續一段時間,更棒的是如果透過專案的需求,會更有動力去規劃這三十天要做什麼內容。

我自己起初是把一個月四週拆成四個主題去進行,會發現當單位縮小的時候,執行起來就容易多了,也可以拆成三個十天,單位大一點點,但大範圍卻變少了,用這樣去規劃自己想要累積的,不管怎麼規劃,怎麼執行。這三十天是可以累積屬於自己的東西。

因為鐵人賽目前是台灣最大的 IT 論壇,有許多技術相關的文章都可以在這邊找到,或許可以在這裡面挖寶,就算情境跟實際工作上沒有辦法完全符合,但方向多少是可以引領,可以透過這個論壇少走一點冤枉路!

養成寫部落格的習慣累積自身能力與品牌

剛剛提到少量多餐式的吸收,是我自己找到的學習方法與途徑,可能學習的速度很慢,但有固定的吸收與輸出,對我自己來說舒服且長續航力的維持方式,我避免自己一次寫很多,搞得好像是寫學術文章一樣,在寫的過程難免想要用教學的口吻來撰文,但我不斷告訴自己這是給自己看的,所以要用第三人稱來記錄這一切,後來發現用像說明書式的撰寫方式,除了讓我過一段時間回頭看可以幫助自己外,也意外地幫助到許多不同的人。而部落格可以聚焦主題,不會參雜過多的類型文章在當中,而在網路上架部落格,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自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查找自己的資料,有遇到一樣問題的人只要提供網址給對方,還可省去說明的時間,實在一舉數得!

加上有將部落格串接到 GA,可以看見自己的部落格有多人觀看,看到數據不斷攀升,代表自己的部落格文章提供許多幫助給其他人,內心很有成就感外,更開心的是自己有幫助到人,而且是實質的幫助,也透過 GA 看到自己透過部落格接觸的不只是台灣地區,甚至有歐洲國家、美國、加拿大、香港、中國、新加坡以及菲律賓…等等,代表自己雖然是繁體中文的部落格,但也間接幫助到海外的工程師。

而逐漸地透過部落格慢慢累積自己在此領域的聲量,在社群也有一些人會私訊我,表示常常找資料會找到我的文章,我就非常開心,代表我設定的抬頭跟內文都是很實質的內容,其實在設計標題時,我都會想如果是自己要搜尋會搜尋什麼關鍵字,而這個關鍵字就會成為我的標題,所以部落格的標題都很普通,但也很容易找到。